今年以來,共有5234只公募基金產品參與了打新,獲配總金額達到786.71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和創業板成公募基金打新重點方向。不過,由于今年股市表現不佳,權益基金組合損失較大,打新獲取的收益對基金業績貢獻較小。
公募打新獲配總金額
接近去年全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9日,全市場5234只公募基金產品參與了打新并獲得配售,新股獲配總金額達到786.71億元,接近去年全年的794.4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有4949只公募基金獲得新股配售。今年新股破發率大幅提升,而獲配新股的公募基金數量卻不減反增。一位基金評價人士表示,權益市場整體表現不佳和公募基金數量不斷增加,是參與打新公募數量不減反增的主要原因,今年雖然時有新股破發,但是大多數新股仍有不錯的收益,全年來看,打新的整體收益仍然是不錯的。
具體來看,377只基金獲配新股的數量超過200個,這些基金參與打新熱情較高。其中民生加銀基金旗下的民生加銀城鎮化、民生加銀質量領先、民生加銀價值發現一年持有和民生加銀內核驅動等6只基金獲配新股的數量最多,均獲配了245只新股,獲配新股總金額在3000萬元至6000萬元之間不等。
從新股獲配總金額來看,匯添富科創板2年定開、民生加銀質量領先、工銀瑞信金融地產和工銀瑞信戰略轉型主題等30只基金獲配新股的總金額均超過5000萬元,而去年僅有5只基金獲配新股總金額超過5000萬元。
不難發現,在獲配新股基金數量增加的前提下,獲配總金額向少數基金集中。主要原因是,一些公募基金通過戰略配售,獲配了新上市公司的較多股份。如匯添富科創板2年定開參與了科創板公司華大智造的戰略配售,獲配股數47.94萬股,獲配總金額超過了4000萬元。
從參與打新的基金類型來看,屬于偏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被動指數型基金和偏債混合型基金的數量分別有1736只、1324只、780只和591只。比如指數型基金中,工銀滬深300ETF、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華夏中證科創創業50ETF、華夏中證細分食品飲料產業主題ETF和華夏滬深300ETF等23只基金獲配新股的總金額均超4000萬元。
科創板和創業板
成打新重點方向
11月9日,主要從事集成電路封裝和測試業務的甬硅電子公布了在科創板上市的發行結果,數據顯示,1735只公募基金獲配甬硅電子的新股。同日公布發行結果的還有創業板公司新天地,數據顯示,3470只公募基金獲配新天地的新股。公募基金參與打新的熱度不減。
今年以來,合計有271只新股獲得公募基金打新并獲得配售,其中有106只科創板新股和108只創業板新股,兩者占比近八成。
科創板和創業板無疑是今年公募產品打新的重點方向。年內共有4137只基金獲配科創板新股,獲配總金額達到448.69億元,4061只基金獲配創業板新股,獲配金額合計為298.22億元。此外,參與滬深主板和北交所打新的基金產品獲配金額分別為38.4億元和9752萬元,占比相對較小。
從行業分布來看,電子、醫藥生物、機械設備等行業依然為公募基金打新最為集中的領域。
從個股收益表現來看,公募基金參與的新股表現首尾相差較大,如慧博云通、益客食品、麒麟信安和中汽股份4只新股上市首日漲超200%,而唯捷創芯、普源精電、翱捷科技和哈鐵科技4只新股上市首日跌幅超30%。不過,整體來看,公募基金獲配的新股平均收益32.58%,表現還不錯。
不過,由于今年股市整體表現不佳,權益基金組合損失較大,打新獲取的收益對基金業績貢獻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