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蘭之約話文明·遇鑒音樂之城”國際文化沙龍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辦,蘭花獎獲獎嘉賓代表、國際評委,文化學者、國際傳播專家等代表等參加活動,將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
哈爾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蘭峰致歡迎辭,她希望第二屆蘭花獎“走讀中國”參訪活動成為哈爾濱與世界攜手的新起點,伴著蘭花獎的芳香四溢,推動哈爾濱的聲譽更加聞名遐邇,在彰顯中國魅力、黑龍江風采的同時,奏響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的時代強音。
“蘭之約話文明·遇鑒音樂之城”國際文化沙龍在哈爾濱市舉辦。于琨 攝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于濤說,“蘭之約話文明·遇鑒音樂之城”國際文化沙龍,是蘭花獎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期待中外朋友積極參與,為蘭花獎的品牌塑造和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力量,共育蘭花盛開,共建交流平臺。
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尚軍在致辭中表示,在黑龍江,東西方文明交相輝映,多元文化和諧共生。它正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講述著中國故事的精彩篇章。通過“走讀中國”參訪活動,希望讓世界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中國外文局副總編輯、蘭花獎秘書處秘書長陳實表示,以“蘭花”為名獎掖獲獎者,既是對獲獎者品格和成就的典雅禮贊,也蘊含著蘭花獎增進文明交流互鑒的初心。蘭花獎不僅是評選表彰,更是搭建國際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高端平臺。
活動現場。哈爾濱市委宣傳部 供圖
首屆蘭花獎獲獎者、外文出版社榮譽英文主編,大衛·弗格森先生表示,普通民眾是文化交流的主角,意義深遠。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王冬梅表示,蘭花獎向世界傳遞了“和而不同”的文明觀,彰顯了中國對多元文明的尊重與包容,希望以蘭花獎為平臺,擴大文明對話的“朋友圈”;以城市為窗口,打造文明互鑒的“示范地”;以民心相通為目標,夯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根基。
巴基斯坦總理中國特別代表、第二屆蘭花獎獲獎者扎法爾·馬丁·馬赫默德曾經到訪哈爾濱,他表示,中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積極推動全球文明交流互鑒。此次活動讓他對哈爾濱現代化發展和文化歷史都有新的認識,希望更多人了解理解中國,將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
中外嘉賓參觀太陽島風景區。哈爾濱市委宣傳部 供圖
在中外對話交流環節,第二屆蘭花獎獲獎者代表法國知名作家馬克西姆·維瓦斯先生、英國視頻創作者司徒建國、尼日利亞首位女火車司機白楊,來自第二屆蘭花獎獲獎機構費城交響樂團代表王一迅以及中國外文局外籍專家德溫德爾·庫馬爾結合各自工作分享了對文明交流互鑒的認識、“走讀中國”參訪活動的親身感受。
7月11日至14日,第二屆蘭花獎“走讀中國”參訪活動在哈爾濱舉辦,“蘭之約話文明·遇鑒音樂之城”國際文化沙龍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次活動由中國外文局、黑龍江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哈爾濱市委宣傳部、蘭花獎秘書處主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