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
(相關資料圖)
——解讀《永州市中心城區城市秩序和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方案》
永州日報記者 張華兵
6月15日,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2022年一季度講評會暨中心城區城市秩序和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動員會召開,一場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整治提升行動拉開帷幕。
這個會議,為永州如火如荼的文明創建工作再添了一把火,更為“強一核”城市提質工程發出了全面動員令。從會上發布的《永州市中心城區城市秩序和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方案》,記者強烈感受到,“新永州、好永州、美永州、福永州”的城市形象正在一個個民生工程的推進中變得具體而生動。
整治: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2020 年以來,我市圍繞城市管理和文明創建工作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和短板,先后啟動了“十大攻堅行動”“五大提質行動”,在城市精細管理上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實施“微實事”項目1299個,新增智慧停車位1202個,通過以獎代補對城區1120家小商鋪進行改造,中心城區基本實現全面取締活禽交易……市民生活更有“城市味”了。
但是,文明創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年市創建辦組織了一次全面排查,發現在公益宣傳、交通秩序、市容環境、基礎設施四個方面依然存在短板弱項,其中車輛亂停放、散落垃圾、亂貼亂涂小廣告等問題尤為突出。這次整治提升行動明確問題導向,清晰地提出對中心城區202條主次干道、211條背街小巷全面開展“一治二通三清四化”的目標,沿襲了市委市政府一以貫之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創建思路。
一治:突出整治“頑疾亂象”。主要是亂停車、機動車輛駕乘人員不良交通行為、居民小區內公共區域無序三大“頑疾亂象”。
二通:即路通、水(氣)通。目標是讓城市道路內外循環聯網暢通,以及解決部分城區居民生活“用水靠增壓泵、用氣靠燃氣罐”的“痛點”問題。
三清:清垃圾——全民動手,清除衛生死角、裸露垃圾、房前屋后垃圾、河道垃圾;清廣告——清除牛皮癬、違規大型戶外廣告、破損店招水牌;清管線——將管線改造入地或收納規整,告別“蜘蛛網”。
四化:亮化、凈化、綠化、序化。亮路燈,照亮每一條街巷回家的路;亮景觀燈,讓城市軸線更生動;推進油污大清洗、“門前三包”、垃圾分類等工作,讓城市更潔凈;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見縫插綠、起步聞香”的要求,多渠道增綠透綠補綠;打造示范街,規范地攤點,強化監管服務,加強公園管理,擦亮“城市窗口”。
提升:點點滴滴為民生
通覽《整治提升行動方案》,具體而微,一目了然,點點滴滴都是民生實事。而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愛林在動員會上的動員講話更進一步把目標具體到項目上,體現了市委市政府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簡而言之,行動目標可以濃縮為10個字:
路:打通湘江東路宋家洲大橋至瀟湘大橋段、湘江西路親水橋至永州大橋段,暢通湘江兩岸交通大循環;持續推進拉通“斷頭路”和背街小巷“白改黑”工程,暢通社區生活道路微循環。
燈:實現背街小巷路燈全覆蓋。
橋:在永州大道、城區學校、交通擁堵路段逐步分批次架設人行天橋,緩解交通擁堵;對“一江兩岸煙雨瀟湘百里生態走廊”主軸上的幾座大橋實施景觀改造提升。
樓:建好用好湘江東路幾個關鍵性節點的標志性塔樓,串珠成線,形成具有永州地域特色的新景觀。
水:改造供水管網80公里以上,建設加壓泵站3座,切實解決中心城區部分區域水壓不足的難題;實施雨污管網改造,加快解決中心城區雨污分流、城市內澇問題。
氣:實施燃氣管網改造,讓更多管道燃氣入戶,讓老百姓用氣更實惠、更便捷。
線:對橫跨街道、巷道和小區樓棟、樓層的的電源線、廣播電視線、通信線等各類架空線纜,進一步規范管理。
房:加快整治城市空心房,優化城市建筑景觀線。
車:規范停車秩序,整治車窗拋物,讓文明行車成為習慣。
貌:推進宋家洲大橋至火車站路段沿途風貌整治。
這是一場雷厲風行的攻堅行動,更是一個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從動員大會上透露出來的信息可以看出,這次整治提升行動,與以往的“十大行動”“五大行動”有所不同,以項目化舉措推動文明創建提質增效,“干貨”更多。放在當前永州全力推進“一核”建設的大背景下來看,這次行動具有更深遠的意義。文明創建與“一核”建設如一體兩翼,軟環境的整治和硬環境的提升并舉,共同推進市第六次黨代會關于“打造市域核心增長極”精神的落實。
行動: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
文明創建為了人民,也必須依靠人民。永州“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探索實踐全民參與文明創建的新路徑,近年來先后啟動立法程序制定《永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組織開展永州市民文明行為大提升活動,發布《永州市民文明行為“十要十不要”準則》,進一步促進市民文明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民創建熱潮中,涌現出一批優秀典型,如:冷水灘區在通化街社區創新推出“4+”治理模式(即街道社區+樓棟長+業主+后盾單位);零陵區突出“共謀、共建、共管、共榮、共享”,大力推進零陵煙廠+老渡口“和美共享小鎮”、福壽亭社區古玩文化街區等示范社區創建;永州經開區長豐社區開發“智慧便民綜合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不斷提高市民對創建工作的獲得感、支持率和參與度。
此次整治提升行動,在市區兩級各責任單位組織力量開展全面集中整治行動的同時,把“基層治理”定為一個基本原則,在《方案》中要求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城市秩序和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不斷增強群眾的責任意識、參與意識,形成“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濃厚氛圍。廣大市民是文明創建的主體,也是整治行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一個干凈、整潔、有序的城市,屬于市民共享,也需要市民共建。只要大家都積極行動起來,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點滴積累,聚沙成塔,文明城市創建和整治提升行動的目標就一定能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