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影節,每個人都被問到了同一個問題
“我今年最大感受就是,往年大家聊得最多的是票房投資,今年所有人幾乎都在聊AI。”在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一場主題論壇中,編劇張珂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開年以來,各種AI工具頻頻成為網絡熱議話題,而作為與技術緊密相連的藝術形式,電影一直以來都在擁抱最新的技術革新。今年北影節的多場論壇、沙龍,嘉賓們不約而同提出了同一個問題:AI技術究竟會給電影行業帶來哪些機遇與隱憂?
機遇:超強助手與降成本大師
“它是一個潛力無限的‘魔童’,明年坐在這兒的時候,大家有非常吃驚的觀感。”導演俞白眉說,日新月異的AI正在飛速覆蓋影視全鏈條,并將帶來巨大的革新。
在他看來,AI像一個超級圖書館和資料庫,在創作劇本階段,它就是一個非常強的搜索工具,比如想要檢索軍事動作電影里有過的精彩橋段,那些過去依靠巨大硬盤和人力搜索的工作,現在都可以交給AI。
多位創作者都提到,在搜集資料的前期階段,擁有強大歸納總結力的AI可作輔助工具使用。編劇張珂舉例,如果讓AI把100場戲的劇本提煉出100句話,再生成導圖,很容易就能看到故事線的輕重緩急、節拍節奏。過去這項工作需要花費好幾天才能完成,而AI可能只要1分鐘。
“我寫劇本最大的樂趣就是用AI設計海報。”編劇劉毅說,自己目前已經用AI取代所有的搜索引擎,創作劇本時,AI可以根據人物描述生成角色的畫像、海報,讓文字劇本變成圖文并茂的劇本。
電影《風流一代》劇照。
除資料輔助工具外,AI也帶給創作者一些思路靈感。《誤殺3》導演甘劍宇說,自己在創作中盡可能擁抱AI,比如一些分鏡借助AI來實現,在創作《誤殺3》前期美術圖時也用到了AI來輔助。
導演賈樟柯也透露,《山河故人》的創作思維有受到AI的啟發,“我想如果沒有當時AI的模型化、數據化的采集模型,重新生成語項的科學進步,可能也產生不了《風流一代》這樣一種敘事方法和制作方法。”
關注AI多年,導演黃建新引用國內外調查數據算了一筆帳,他認為AI會帶來電影成本的巨大降低。目前,市場上有相當一部分電影項目在電影創作本身的投入很低,而AI能讓創作者在很低的成本里實踐自己獨特的想法。用好技術、講好故事,再疊加獨特的藝術個性,將會是一個創作上的良性的結構。
隱憂:靈感依賴與版權黑洞
盡管AI的效率優勢被大家頻頻點贊,但“更快”真的帶來了“更好”嗎?對于核心內容的創作,創作者們依然保持謹慎的態度。
在俞白眉看來,AI能不能提效,關鍵取決于使用者能不能提出好問題。如果問題不精確,AI提供的答案越多,反而會讓人陷入選擇迷宮,從而降低效率。
曾創作《金剛川》《革命者》《志愿軍》系列電影的編劇張珂表示,雖然他會把AI當作查資料的助手,但在使用時必須非常慎重地比對篩選,特別是在創作黨政軍史題材內容時,AI的幫助作用不會特別大。
對AI給編劇行業帶來的影響,他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可能年輕的編劇想入行,會變得有些困難,“因為我是做助手出身的,我們不需要助手了,你想從大編劇的助手逐漸成長為一個青年編劇,這條路會很窄。”
張珂并不建議年輕的創作者讓AI介入到自己的內容創作和思考中,因為如果在構思階段就把AI當作合作者,就會不可逆地依賴它。當這種效率形成一種路徑依賴的時候,成長性會很容易走偏或被扼殺。
而在AI席卷浪潮下,影視創作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可能會面對創意危機以及侵權的風險。
俞白眉談到,AI讓每個人兜里揣了一個強大的工具,但也讓現有的版權想維持下去非常艱難,“我們沒法告任何一個大平臺說這個恐龍形象是從斯皮爾伯格抄襲過來的,因為這是AI導過一手的。”
針對AI引發的法律爭議,律師周俊武指出,風格不受版權法保護,但角色形象若高度相似,仍可能越界。
對AI訓練數據的版權歸屬,他表示,當前各國對“合理使用”界定不一,國內法院傾向于認為,只要生成內容與原始素材不構成“實質性相似”,即不侵權。但若通過AI技術使用肖像、聲音,仍需權利人授權。
北影節短片用AI讓影人擁抱年輕的自己。來源:視頻截圖
未來:無法被AI取代的創作樂趣
多場論壇中,創作者們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作為工具的AI可以給電影創作帶來很多幫助,值得大家歡迎和擁抱,但它不能替代人在電影創作中的核心作用。
導演陳國星呼吁,創作者要始終保持主體地位,將AI作為輔助工具,深入生活挖掘素材,在與AI協作過程中堅守藝術初心,實現科技與藝術的完美融合,打造出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電影佳作。
具體到AI的使用上,導演賈樟柯更關心的是AI影像生成問題。去年,他曾用AI拍攝了一支短片《麥收》,他覺得AI技術進步很快,但存在一個問題:AI始終依托數據而生,即使它生成一個嶄新的影像,視覺元素基本都是二手材料。
賈樟柯AIGC短片《麥收》。來源:視頻截圖
他舉例說,“劇本中是一個山西的村莊,結果生成的空間永遠是廣東的特別是潮汕的村莊,一看那個建筑就是潮汕的,我們不停地生成,出來一星期全是潮汕的農村。這說明數據模型里面缺少北方農村已有的素材、數據,所以它就產生不了。”
在賈樟柯看來,自己未來還會去使用和學習AI,但依然無法抗拒拿著攝影機進入到真實的現場拍攝,“這種樂趣是AI無法取代的。”
導演黃建新也談到了同樣的觀點,AI需要預設,但那些不可預知的,在導演指導下演員碰撞出的微妙瞬間、以及超越了想象和計劃的爆發瞬間,才是電影現場拍攝的魅力,因此將來是一個并存的創作狀態。
“技術跟我們其實不矛盾,它能幫助我們,我們的獨特它也代替不了。”黃建新說。(完)
相關閱讀
-
山東入境游“多點開花” 政策利好“加碼”釋放
伴隨香港飛濟南、青島的航班加密,以往的‘5日游’可逐漸延長為‘8日游’。香港永...
2025-04-27 -
-
-
山東入境游“多點開花” 政策利好“加碼”釋放
伴隨香港飛濟南、青島的航班加密,以往的‘5日游’可逐漸延長為‘8日游’。香港永...
2025-04-27 -
-
-
-
-
-
-
廣交會觀察:“圣誕訂單”受影響 新興市場拓商機
這個3 8米高的‘圣誕老人’擺件,還有一些‘天使’形象、‘圣誕球’等...
2025-04-25 -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相關詞
- 沃爾沃XC90
- 世界讀書日:呼和浩特視障讀者感受“光明閱讀”
- 從兒童樂園到養老院 浙江云和木玩開辟全球“銀發新藍海”
- “英雄氣+煙火氣” 江西南昌推出百余項活動打造特色文旅盛宴
- 澳大利亞華裔青少年看上海:多元研學體驗激發文化共鳴
- 廣西南寧舉辦“三月三”國際民歌邀請賽
- “城有書香品自高”:全民閱讀與城市文明雙向奔赴
- 全運會倒計時200天 “全運號”有軌電車廣州首發
- 書香浸潤阡陌間 全國十余位農民代表講述耕讀故事
- 黑河市四個維度升級“五一”跨境旅游市場供給
- 第137屆廣交會第二期開幕 園林用品吸引采購商
- 陜西西咸新區百余名消防指戰員同臺競技
- 新疆超特高壓電網助力“風光”變“綠電”
- 《在人間》預告首曝“多重人格”設定 趙麗穎尹昉攜手共尋“愛與救贖”
- 中國柴達木盆地:創新儲能技術促光伏光熱能源消納
- “微短劇+”創造消費新動能主題活動在河北保定舉辦
- 研究:老年人多用智能手機 認知退化風險將降低
- 安徽五河:水產養殖助增收
- 東北書博會繼續在長春舉辦 展銷圖書將超40萬種
- 世界讀書日:重慶公益“慢火車”里書香濃
- 湖南沅陵開展全民閱讀燎原行動 讓書香成為城市新底色
- 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
- 第137屆廣交會第二期開幕 首次設立集成房屋專區
- 吉林省啟動第44屆“愛鳥周”活動
- 世界讀書日,看AI如何塑造工業未來→
- 破解率90.42% 解鎖浙江秀洲“民情賬本”的基層治理密碼
- 六神磊磊:于閱讀中感知“俠之大者”家國情懷
- 遼寧文旅市場延續冰雪游熱度 一季度接待游客同比增長12.72%
- 一家獨立書店走過三十三年 店“長青”人常來
- 河北柏鄉:近16萬株牡丹迎來盛花期
- 西藏林芝桃花旅游文化節吸引八方賓客
- 四月海驢島:油菜花與黑尾鷗“同框”
- 痛風、高尿酸人群不能吃豌豆?
- 齊魯大地書香漫卷 邀民眾共赴書海之約
- 吉林近十年最大火電項目建設提速
- 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已生產超百臺Megapack
- 2025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啟幕 助力西部工業邁向高端化
- 哈爾濱工程大學杏花盛放 游人暢享春日浪漫
-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道路交通安全產品博覽會在武漢開幕
- 中外青年探訪中國印刷術“活化石” 一刻一印感受文化魅力
- 中老年人有自己的劉畊宏
- “開秧門”拔秧插秧 江西萬年再現千年稻作習俗
- 廣西三江:“粉色浪漫”醉游人
- 長春枝頭花綻放 市民賞花享春光
- 太陽能板釋放有害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害?
- 中國北方小城“卷”體重管理:甩去贅肉、更健康
- 黃山天都峰結束冬季維護期 恢復對外開放
- 西藏首只導盲犬:引領盲人勇敢出行
- 安徽黟縣儺舞代表性傳承人:讓古老藝術煥新生
- 廣西欽州茅尾海蠔排如織 大橋跨海勾勒春日光影
- 第137屆廣交會第二期開幕
- 四川冀建設全國領先的氫能產業高地
- 鴻蒙版美團已上線外賣神券、拼好飯、特價團,幫你輕松省更多
- “一村一品”激活鄉村經濟 湖南郴州繪就農旅融合新圖景
- 五一長假帶火防曬衣消費:唯品會上時尚風格、折扣價格等元素最受關注
- 輕松出國務工,月入保底3萬?
- 荷蘭音樂劇演員瑪雅:在中國感受別樣熱情
- “銅城”白銀探“新”路
- 山西天鎮:“耕”“收”兩忙 致富有方-中新網
- AI動態海報|古人讀書有多“卷”?先賢的讀書攻略請查收!
- 揭秘秦兵馬俑“司令”:誰在指揮“地下軍團”?
- 世界讀書日|城市書房 讓閱讀成為習慣
- 中俄界江黑龍江上游全線“跑冰排” 開江壯景引游人
- 一口價19.99萬起,廣汽本田P7樹立電動時代“安全典范”
- 9名“00后”支教太行山:跨越山海 傳遞知識與希望
- 報告:截至2024年底,上海全市少年兒童活躍讀者逾30萬人
- 黑龍江推出兩條“地理標志”文旅線路
- 中甲:遼寧鐵人農商銀行隊7比1勝深圳青年人隊
- 北庭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打造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三活”樣本
- 5旬輔警30余年前被人頂替上中專?官方通報
- 大熊貓“荷風”“蘭韻”赴奧地利歡送儀式在都江堰市舉行
- 山東日照:“茶香潤心 共品東方韻”留學生首品雨前茶
- 國家自然博物館首部4D科普電影在北京首映
- 多和好朋友聚會,能降低死亡風險!真的沒騙你
- 重慶警方助力失散逾30年家庭團圓
- 林間“種”出科創空間:四川蒲江用生態顏值撬動經濟價值
- 重慶兩江新區:產業園區書香濃郁 企業員工暢享“文化大餐”
- 600余家商貿企業攜1.35萬個崗位在浙江義烏招賢
- 天津舉辦致敬薩馬蘭奇紀念活動 專家共話奧林匹克教育傳承
- 北京海淀推出10大類87項服務項目 增強新就業群體獲得感
- “故宮館藏×香港非遺”展亮相香港
- 超200名國際青年在浙江義烏參與春招
- 湖北文旅“上新” 2000余場活動迎客
- 《劉丹:呵度胎息》展覽在香港舉行
- 十五運會倒計時200天 廣州首屆體育嘉年華發布
- 泰國各孔子學院(課堂)舉辦活動慶祝2025年“國際中文日”
- 第二十七屆北京科博會5月8日開幕 800余家企業和機構參展
- 《哪吒2》延至五一,誰能接檔?-中新網
- 青海啟動知識產權宣傳周 “AI+IP”賦能鹽湖產業發展
- 一季度“小家電之都”進出口增長21.1% 空氣炸鍋表現較好
- 海南艦“回家”
- 千萬級規模!“超高清”正走進千家萬戶
- 成渝中線高鐵成都站高架廣場(南)主體結構完成封頂
- 飛虎駝峰故鄉魅力展昆明開展 再現中美抗戰情誼
- 臺青沉醉浙江紹興古城 在音樂中感受大陸風土人情
- 廣東啟動保護紅樹林巡展活動
- 13億粒鮑魚從福建啟程赴山東開啟“南鮑北養”的“避暑度夏”之旅
- 2025國際大學生葡萄酒音樂藝術節在銀川啟幕
- 杭州高架月季進入盛花期 多舉措保障景觀效果
- 第三屆原州·福州“兩地四區”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在福建舉辦
- “00后”聽障舞者:在“無聲世界”舞動美妙的音符
- 2025中國網球巡回賽啟航 CTA1000湖州網球公開賽舉行
- 山西木耳醬罐頭首發馬來西亞
- 黑龍江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5% 季度規模創新高
- 安徽合肥:鄉村糧倉蛻變“精神糧倉”
- 紀念陳勃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辦
- 打破不可能三角!孫宇晨“三駕馬車”推進Web3合規與增長并舉
- 合肥“巢湖明月”:算力“最強大腦”賦能千行百業
- “甲骨溯源·國風雅韻”專題展在中國文字博物館開幕
-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口岸客流持續攀升 單日出入境突破1.1萬人次
- 第三屆中國(安徽)科交會將啟 目前共征集成果逾4100件
- 追求性價比與體驗感 錯峰游走俏
- 保護好、傳承好,讓文化遺產“活”在當下
- 內蒙古東部農業大縣:暢通鄉村路 興于阡陌間
- 吉林文旅走進沈陽推介松花湖開江魚美食季
- 北京國際電影節 “在春天·幻動漫”動漫主題活動舉辦
- 《世博與我(第二輯)》正式發行
- 一個喜歡沙漠的女博士
- 設計下鄉、數字賦能 重慶支持建設農村“好房子”
- “科幻閱向未來——新科技時代的科幻文學”論壇舉辦
- 第十五屆全運會場地自行車測試賽在香港舉行
- 舞獅子練太極 德國伯樂中文合唱團成都邂逅中華文化
- 科技與光影交融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科技單元啟幕
- 野生獼猴群現身湖北五峰后河保護區
- 探訪江西廬山落星墩:佇立在鄱陽湖中的“千年石島”
- 融媒體圖書《大東北》在遼寧沈陽首發
- 《風流一代》獲烏拉圭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 何以中國|茶香飄出萬里悠揚 探訪“萬里茶道”的起點武夷山下梅村
- 李煥英當年排隊買的電視機,現在咋樣了?
- 千年媽祖同炷香 渤海潮音共此聲 津臺同胞共祭媽祖誕辰1065周年
- “中國咖啡之都”云南普洱面向全球征集LOGO 獎金達10000元
- 浙江青年企業家走進麗水 探尋智造新動能
- 北京:國家植物園雨中花海景色迷人
- 50多個國家的200多名外賓在重慶欣賞無人機燈光秀
- 2025CFC國民體能賽首站南京落幕
- 山西今年首開入疆“銀發旅游列車”
- 瞄準“五一”和端午假期 四川將推出730余場文旅消費促進活動
- 大山里的音樂課堂:互聯網公益聚力,托起鄉村兒童音樂夢
- 河南魯山:杜鵑花開迎客來
- “自討苦吃”嘗到甜
- 與“故紙堆”為伴 “圖書醫生”讓破碎老舊古籍“重獲新生”
- 一把“新綠”上餐桌 解鎖春日的“食養秘方”
- 西安視障青年譚維樂:用鏡頭記錄“看不見”的世界
- 四川樂山:加快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 “黑科技”助力廣西鐵路防洪 織密“智慧”防線
- 百年青啤 活力領跑 青島啤酒激情亮相2025青島馬拉松
- 昆侖萬維SkyReels團隊正式發布并開源SkyReels-V2
- “陪診師”新職業出現 能否有效解決老年人“看病難”痛點?
-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武夷山看這條“1號風景道”
- 高鐵半日達 自動化率超90% 中國快遞究竟有多強?
- “伸腿阻止高鐵關門”女子被行拘 “事后”處罰之外還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