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振興”談《以法之名》被批“爛尾”:反而是個好事
大皖新聞訊 近日,熱播劇《以法之名》在央視收官,引來許多觀眾對于大結局的討論,甚至有不少觀眾批評該劇“爛尾”。對此,7月16日,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劇中“喬振興”的扮演者——演員是安。他直言,《以法之名》被批“爛尾”“反而是個好事”,“恰恰說明觀眾對于這部劇很有共鳴。但如果全都拍出來,這個尾巴就收不住了。”
是安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是安”這個名字是真名而非藝名,“喬振興”的第一場戲歷時三個月拍了四遍,“演好人也沒那么好演,做演員一定要與時俱進。”
是安是真名而非藝名,感謝《以法之名》帶來關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活佛濟公》中意氣風發的“狀元郎”“陸邦”,到《以法之名》中堅定正直的檢察官“喬振興”,最近,演員是安又活躍在大眾的視線中,許多人感慨,“帥哥不是退圈了,而是變老了。”但也有不少觀眾對“是安”這個名字感到陌生。
7月16日,大皖新聞記者對話演員是安。采訪開場,是安告訴記者,“是安”這個名字是真名而非藝名,“‘是’這個姓氏確實比較少見。”
談及有觀眾評論“帥哥不是退圈了,而是變老了”,是安笑言,“這種說法我完全能接受。我入行快30年了,戲一直在拍,年齡也一直在漲。”是安說,近期《以法之名》的熱播讓自己收獲了許多關注度,“我非常感謝《以法之名》這部劇。因為劇播得好,所以大家對這部劇的喜愛延伸到了對于角色和演員的喜愛。”
是安《以法之名》劇照。
觀眾的出發點不同,對結局的期待值就不同
隨著近日《以法之名》在央視收官,對于該劇大結局的討論也愈加熱烈。不少觀眾在社交平臺發文,批評大結局“爛尾”。對于《以法之名》被批“爛尾”,是安在接受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直言,“這反而是個好事。”
是安說,這恰恰說明觀眾對于這部劇有很高的共鳴度,“但是每個觀眾的出發點不同,對結局的期待值也就不一樣。我理解觀眾們的想法,比如最后那幾個壞人的結局不能就幾行字帶過;喬振興意難平,結局也沒有給太多的畫面。其實觀眾們就是想要‘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是安說,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結尾,“如果在結尾里,把所有好人壞人都用畫面去拍的話,那最后幾集我們就沒有篇幅去拍這個劇情了,這個尾巴就收不住了。”
是安在《以法之名》中飾演“喬振興”。
“喬振興”的第一場戲,歷時三個月拍了四遍
回憶起在《以法之名》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是安說,是‘喬振興’在第一集中的第一場戲,“就是喬振興開頭自己錄獨白的那場戲。這場戲我們是歷時三個月,分成四次,拍了四遍。”
是安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喬振興的第一場戲最后能呈現在觀眾面前,“是我們經過了四次修整打磨的(效果)。大家在第一集中看到的內容只是這一場戲里面的50%,第一集只是個煙霧彈,后面的劇情中也會穿插這場戲的劇情,到最后30多集的時候才把這場戲完整的內容放了出來。”
“我們差不多是在三個月里去拍了四次同樣的場景。大家真的是精益求精、不厭其煩,也不考慮成本,就一定要把這個開場戲給拍好了。”是安說。
《以法之名》角色“喬振興”。
演好人不能空喊口號,做演員要與時俱進
“堅定、正直、為了理想奮不顧身......”“喬振興”在劇中是個典型的正面角色,但是安卻說,“演好人其實也不是那么好演的。不是說你長了一張好人臉,你去空喊口號:‘我是好人’,觀眾就會憐憫你。”
是安坦言,對于角色的演繹一定要“由內而外”,“要對這個角色產生一種敬意”,“現在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現在觀眾看的劇很多,類型也很多,不能‘臉譜化’演繹。”是安說,要演出“喬振興”內心的信念感,“喬振興有一個筆記本,本子上寫了一句話:懷正義之心,行正義之事,做正義之人。他是一個心中有理想、眼睛里有光的人,我們要回歸角色本身,從角色本身的特性讓觀眾產生共鳴。”
談及第一次飾演檢察官的感受,是安感慨,檢察官其實也是普通人,“只是職業屬性不同。我們不是說只塑造一個光輝的職業形象,要演一個有真實感受的人。”
“演員一定要與時俱進。”是安告訴大皖新聞記者,自己也一直在學習和進步,“我以前追劇從來不開彈幕,因為我覺得會影響觀感。但現在我看劇都會開彈幕,因為彈幕是與觀眾最直接的互動。”
是安向大皖新聞記者透露,自己在后續的作品中將會演繹反派角色,但也并非一眼就能看出是個壞人,“這次是演‘斯文敗類’的類型。就像我說的‘演員要與時俱進’,壞人也不是僅僅依靠妝造或眼神,請大家拭目以待。”
演員是安。
大皖新聞見習記者 魏順順 實習生 翟凱良
編輯 汪艷
相關閱讀
-
-
-
-
-
-
以AI技術賦能行業創新 汽車之家榮獲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
近日,亞洲權威ESG獎項——《2025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Asia Responsible Enterprise Awards, AREA)...
2025-07-16 -
-
-
-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相關詞
- 沃爾沃XC90
- 貴州安順:池鷺反芻喂雛鷺
- 教育家精神萬里行|董玲:持守邊疆育桃李 教育之光暖邊陲
- 鼓嶺緣牽兩地情 美國青少年福州“遇見”國粹京劇
- 中國煤炭大市:從“黑”到“綠”蛻變記
- 歐洲音樂人亮相貴陽路邊音樂會
- 百余名兩岸青年齊聚福州角逐工業機器人競賽
- 新疆迎暑期旅游熱 自駕游“多線開花”
- “2025絲綢之路周”在杭州開幕 60余件國家一級文物亮相
- 百余名兩岸青年齊聚福州角逐工業機器人競賽
- 經常被否定會“變笨”?這幾種方法幫你重建自我
- 航拍江西于都萬畝富硒蔬菜產業園 大棚整齊排列蔚為壯觀
- 四川成都“平流云”中的城市宛如仙境
- 廣西南寧出臺多項措施 打造開放活力的AI人才生態環境
- 賴聲川以戲劇“點亮”家鄉 贛南小鎮掀起觀劇潮
- 大學生在大名“變身主播”帶貨,為電商產業園代言
- 免疫力差百病生 彩虹飲食法幫你“補回來”!
- 濟南大明湖畫船演藝醉游人
- “男孩像媽 女孩像爸”有依據嗎?關于生育 這些認知可能都是誤區
- 口感甜熱量低,還是補水“第一名” 這種瓜你吃了嗎?
- 2025年貴州國際拳擊邀請賽在遵義開幕
- 沙漠里養出“澳龍”?新疆這座小城讓荒漠變“蝦塘”
- 暑期登革熱進入高發季!發熱皮疹怎么辦?專家支招→
- “高仿賬號”一再“碰瓷”怎么辦
- 111部影片定檔今年暑期檔
- “觀鳥”“拍鳥”受青睞 熱門攝影器材銷量攀升
- 多地持續“桑拿天” 這份防中暑秘籍請收好
- “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60項
- 中美青年在重慶合拍微電影
- 從鄭和“寶船”到“樂舫23.8”,中國“水密隔艙”技藝傳承
- “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申遺成功!“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第33屆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打造多元立體閱讀生態
- 黑龍江省今年暑期首趟“銀發游”旅游列車啟航
- 科技護航 新疆疏附縣靈芝種植實現標準化
- 新疆阿拉爾市:天山牧場迎來最美季 草原景色如詩如畫
- 中美青少年以樂會友 體驗中華傳統技藝
- 2025年貴州國際拳擊邀請賽開賽
- “中國新疆民族樂器村”迎來暑期旅游熱 吸引游客打卡
- 海外華媒甘南行:“高原之腎”尕海濕地成候鳥天堂
- 齊白石、徐悲鴻等名家真跡亮相長沙 展百年美術魅力
- 2025崇禮168超級越野賽鳴槍開跑 153名外籍選手參賽
- 大阪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日活動成功舉行
- 廣西百色迎芒果豐收 中外客商訂單逾億元
- 中新電競對話花緣:少年別知愁滋味
- 甘肅肅北:一針一線繡出蒙古族服飾傳統之美
- 新疆兵團:一線“土專家”為農業生產賦能
- 上海:探索打造“可尋、可探、可享”的文化消費體驗
- 從農學生到“大國農匠” 新農人杜崗的13年田間實踐
- 探訪浙江唯一省級海洋鳥類自然保護區
- 螺螄粉牽兩岸情 煙火味里話融合
- 廣西始發中越班列上半年發貨量同比增283%
- 鄭柵潔談“中國變酷了”:反映綜合國力四個“突飛猛進”
- 衢州上演塑質球、草地擲球比拼 港青擲球手盼常赴內地交流
- 夏季“蛇咬傷”頻發 這些常見操作可致截肢!醫生提醒→
- 氣象文旅專家齊聚阿爾山 挖掘避暑氣候資源價值
-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山東曲阜啟幕
- 2025“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新疆行”展映儀式舉行
- 寶雞生物育種實驗室“定制”優苗 為種子裝上“科技芯”
- 探訪寶雞生物育種實驗室 為種子植入“科技芯”
- “全國山杏第一林”迎來豐收季
- 不斷嘗試新技術 新疆棉田中“成長”出勞動模范
- 中國谷物、肉類、花生、蔬菜、茶葉、水果等產量位居世界首位
- 烏蘭毛都草原上的札薩克圖刺繡:指尖上盛開熾熱之花
- 長春高溫來襲 市民戲水避暑
- 香港動漫電玩節將于7月底舉行
- 粵港澳32支隊伍“比武”2025粵港澳大灣區氣排球邀請賽
- 四川阿壩縣:萬畝油菜花盛夏綻放
- 兩岸青年學子在福州感受中醫藥文化魅力
- 美國華裔青少年在川體驗非遺“手作之美”
- 從獵物到文化符號 《鶉之奔奔》以“小物種”解碼中華文化基因
- 河南博物院文創產品“琺瑯鑲玉葫蘆”走紅
- 重慶一公園荷花綻放 吸引民眾荷塘“悅”色
- 今年上半年北京中心城區新增和錯時共享停車位4.2萬余個
- 寓教于樂筑防線 北京市青少年暑期禁毒夏令營啟幕
- 豐富游客參觀選擇 北京地區部分博物館暑期錯峰、延時開放
- 成都世運會頒獎儀式系列物資設計亮相
- 黃河三門峽庫區灘涂現“浮雕沙畫”景觀
- “京津冀長城主題攝影聯展”在京開幕 將持續至7月22日
- “互聯網+AI+物流”深度融合,雙匯物流打造行業領先冷鏈物流平臺
- 云南紅河邀游客旅居 覓“此心安處是吾鄉”
- 江西萬年竹蓀采摘正當時 菌菇飄香促振興
- 探訪長三角“原點”:“跨省串門”背后的制度創新
- “第二期美國華裔青少年巴蜀文化品悟之旅”在成都啟動
- 金稻之鄉“稻”出新經濟 村民幸福再“升級”
-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預計今年暑運旅客吞吐量940萬人次
- 2025年廣東省“詩教中國”詩詞講解大賽收官
- 臺灣姑娘的襄陽“慢時光”:從咖啡館騎行出發
- 福建永春百年古荔獲豐收
- 大灣區多所高校齊聚廣州南沙“比武”網球
- 吉隆坡直航“帶火”桂林跨境包機游 游客點贊山水魅力
- 內蒙古三大沙漠林草鎖邊帶完成合龍
- 淘寶閃購日訂單超8000萬 ,日活躍用戶超2億
- “茶和天下·雅集”活動在柏林舉行
- 運城艦、湛江艦結束5天訪港 駛離維多利亞港
- 80秒重溫抗戰大捷丨80年前,中國軍民如何抵抗日寇侵略
- 中國科學院院士、無機化學家王夔逝世 享年97歲
- 大熊貓雙胞胎“睿寶”“輝寶”兩周歲慶生活動在韓舉行
- 泡泡瑪特自己申請注冊“LAFUFU”商標
- 重慶大足一水庫水位下降 現水月觀音等宋代摩崖造像
- “蘇超”聯賽淮安主場:體育搭臺 文旅唱戲
- 第二十四屆環大美青海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揭幕戰打響
- 全省11個市齊上陣:“浙BA”開打,會像蘇超一樣爆火嗎?
- 信息化時代課堂教學還需板書嗎?尋找“教學最優解”
- 超120萬臺充電寶被召回!問題出在哪?
- 嚴懲“開盒”,給隱私“上鎖”
- 臺灣青年參觀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 鮮蔬盲盒亮相浙江寧波 新創客為鄉村振興添新意
- 廣西柳州大熊貓“蜀琳”迎18歲生日
- 巫山脆李首次試點高鐵快運
- 老區慶陽帶精準豐富投資“菜單”向企業發“邀請函”
- 從“食用菌之鄉”到“零碳產業園” 武威多產業借蘭洽會破圈
- “打開藝術之門”開啟52天的夏日藝術派對
- 第十四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在京開幕
- 百余名棒球少年銀川逐夢
- 211件故宮藏品盡展清代宮廷設計潮流
- 天才詩人李商隱與他的命運迷宮 《少年李的煩惱》新書分享會舉辦
- 對口援疆 潮涌天山丨教育援疆 青藍相繼育胡楊
- 第九屆海峽兩岸岳飛文化夏令營在重慶開營
- 老撾華裔新生代游學普洱收官 茶咖為媒架起友誼橋梁
- 陜西省街舞公開賽(關中賽區)開賽 500余名選手以“舞”會友
- 漢陽陵高鐵流動博物館暑期系列教育活動啟動
- “國際小河長”上崗守護亮馬河
- 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在港啟動 助港青深入了解國家發展
- 英國中學生赴滇參與夏令營 體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
- 第二屆全國蹴球錦標賽昆明開幕
- 千年佛光寺塔坪發現唐代“沒故和尚”經幢
- 福州:中國現存胸徑最大荔枝古樹 “千年宋荔”又結新果
- 2000余名“小發明家”齊聚河南鄭州“搞發明”
- 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行
- 殘特奧會首個全維度無障礙反興奮劑教育科普智慧展廳落地深圳賽區
- 河南周口:萬畝龍湖荷韻濃
- 山西高平:培育特色產業 收獲“共富碩果”
- “博主”“大咖”齊發聲 解讀大武夷文旅獨特魅力
- 紅星:數字賦能京味傳承,文化名片輝映未來
- 香港書展將至 逾620項活動邀大灣區讀者共享文化盛宴
- 陸游誕辰900周年:一樹古荔紅,猶記峬村情
- 破解數據流通交易效率低 兩部門推出便利化舉措
- 通訊:草原深處有書香
- “生酮飲食”給健康帶來哪些風險?輕食餐怎么吃?專家建議→
- 上海音樂學院對口援青人才培養座談會召開
- 攀登儲能安全新高度!瑞浦蘭鈞儲能產品通過大規模火燒測試
- 2025葡萄酒旅游大會在煙臺啟幕 專家共話酒旅融合新路徑
- 求職“屏對屏” 招聘“不斷檔” 重慶兩江新區升級打造就業服務圈
- 脖子上摸到包千萬別大意!小心是惡性腫瘤
- 芪藶強心治療慢性心衰:國際“金標準”和指南共識雙認證的通絡標桿
- 高考志愿填報警惕冒牌網站 高校招生安全如何保障?
- 中國原創話劇《雜拌、折羅或沙拉》紀念版出海日本,留學生稱“深感文化自豪”
- 滴滴送貨升級用戶服務 上線“極速賠”與“超時賠”
- “銘記英雄——飛虎隊在廣東”歷史圖片展在廣州開幕
- 僑青智慧邂逅中國機遇:創新創業重構產業發展“新圖譜”